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市场投资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看绿色产业如何助力经济发展
| |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工业投资稳定增长,新动能积蓄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这份成绩单是在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新发多发等多重挑战下取得的。那么,“新动能积蓄增强”体现在哪些方面?绿色产业又会如何助力经济发展?


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增长迅速


记者注意到,在“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部分,绿色产业表现十分亮眼。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8.4%、35.6%、19.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产销数据相呼应。


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9.9万辆和250.5万辆,环比下降2.7%和4%,同比增长11.1%和6.9%。1—10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224.2万辆和2197.5万辆,同比增长7.9%和4.6%,增速较1—9月分别扩大0.5和0.3个百分点。


其中,国产自主品牌以“压倒性”优势领先市场。根据乘联会公布的10月主力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显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达21.75万辆,排名第一;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分别排在第3—5名,销量分别为5.2万辆、4万辆、3.4万辆。


新能源汽车为何能在疫情多发散发,终端市场承压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增长势头?


国泰君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疫情冲击、补贴退坡和资源价格上涨等成本压力不可避免对新能源车市场形成一定冲击,但随着汽车供应环节的逐步改善,并且在新能源车需求旺盛、高油价下电动车性价比提升、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重磅车型陆续推出及龙头车企大幅降价的有力刺激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有望保持较大程度增长。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不仅需要不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更需要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智能产品快速发展正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实际上,不只是此次经济数据中的绿色产业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碳中和作为一场能源革命、产业变革,早已成为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交通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曾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演的“摩尔定律”正在新能源产业重现,我国在这一朝阳产业中已迸发出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太阳能、风电、储能所需组件因“中国制造”其成本呈现指数级下降趋势,新兴市场蓄势待发。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合作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从一名经济学家的角度为大家算了一笔账,让双碳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直观。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产业持续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经有了价格优势,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风’‘光’完全可以替代化石能源。”潘家华说。


而更重要的一笔账是,走向碳中和既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解决从国外进口的能源安全问题,还能实现中国区域之间的对口合作,改善生态的同时增加就业,达到合作共赢。


无独有偶,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埃及举办的COP27“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 边会上也向国际社会传达了这一观点。


“截至2021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6.6%,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达到或超过3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 ”


“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中国已走上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气候行动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各领域协同增效。实际上,它鼓励了创新,用创新建立了一些新的产业,特别是还增加了就业。气候行动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是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解振华强调。


对此,人社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对“以创新增加就业”的最好阐述。新版大典在2015年版将127个职业标识为绿色职业的基础上,对133个绿色职业进行了标识。绿色职业不断拓展着新的就业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新生力量。


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准确把握好相关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仅是对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实现“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回应,也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潮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接下来,如何不给发展设置“天花板”,而是通过思路提档、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带动更大投资、更多就业,从转型和升级的角度,促使“减碳”任务的完成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仍是各地执政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